永遠的源泉
作者:鄭宇民
一、泉州覓「泉」
八閩鴻運城,城以泉名,「毖彼泉水,亦流於淇」。泉州之「泉」,到底在哪兒呢?探泉不見泉,只在無意間。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,是普渡不二的淚泉;天后宮媽祖的祈福,是南海逐浪的溫泉;施琅在海嘯中的莊嚴誓師,是中華民族的湧泉;清源山彌陀岩上淅透的浸潤,是源遠流長直追老子第一的醴泉。泉州之「泉」,耐人尋味,別有滋味,是沁人肺腑的心泉、洞透穿越的隱泉,是在地下岩縫石滹中與岩漿並道隨行的龍泉,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、用情去汲取的溫泉和文泉。朵朵紅妝照清水,泓泓玉泉接大瀛,赤桐、藍海、南音、清泉,這就是有意與無意之間的泉州之「泉」,也是泉州生生不息走向世界的動力源泉。
二、「路」在何方
泉,是地質活動的留痕,洞透,穿越,浸潤;路,是人類活動的留跡,阡陌,市井,交集。
絲綢之路,向西北回望,駝鈴、羌笛、沙漠中千年兀立的胡柳。
絲綢之路,向東南展望,航船、螺號,海浪中直濟蒼茫的白帆。
背負著媽祖的庇蔭,提帶著先祖的囑託,沿著鄭和開闢的航道,向東、向南、向西洋。占城、真臘、三佛齊、波斯、細蘭、木蘭皮。在飄搖與升平的變遷中,在啟航與歸帆的熱望中,泉州,如珠璣、如航標,沒有辜負,唯有擔當,沒有黯淡,唯有光芒。「市井十洲人,貿易萬國貨——,絲綢、瓷器、香料、商賈、海員、共同把泉州打造成與亞力山大港並稱的世界第一大港。
三、白「雲」深處
記憶,不只是對歷史的喚醒,而且是對未來的指引。當航船降下桅杆的時候,我們突發感想:新絲綢之路,從哪裡起航?泉州,能否重建大木堂堂、再續絲路長長?
當今,貿易客體不再是絲綢和瓷器,貿易主體不再是傳統商戶,貿易載體不再是駱駝、輪船和飛機。仰望天空,一朵朵縹緲無序的異質雲,比駱駝快,比飛船輕,它們是騰雲、是新經濟的資訊流,是資料庫的計算雲,是無邊界異質形態的雲。網上市場,地上物流,天量金融,消費圈「地」,無極業態,網上絲綢之路,必將把泉州再一次推向歷史的巔峰。
泉州,汲泉追雲。創造新常態,開闢新空間,讓資訊經濟在泉州重新起航,讓泉州潛藏在地底深處的隱泉再作衝擊大海的激蕩。
「挽住雲河洗天青,閩山閩水物華新」,天上的那一朵朵彤雲,地下的那一泓泓清泉,海邊的那一座座燈塔,都是歷史的證明,見證今天,昭示明天,物華泉州,永恆的雲河,永遠的源泉。
Copyrighted by GCTF 2019 | Designed by Inspirr Creation
網頁設計 Web design by Inspirr Creation_freelancer freelance job 创梦小豆 威客 网络兼职 网站建设- Inspirr網頁(香港)網頁設計公司